近日,一例通過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完成的完全腹腔鏡下膀胱根治切除加原位新膀胱術在我院順利開展,成功為一例反復發病的膀胱腫瘤患者解除疾患。據悉,該手術在安徽省尚屬首次,開創了安徽省泌尿外科以達芬奇機器人系統為操作平臺完成此類高難度手術的先河。
據了解,今年54歲的阜陽人鄭先生,因反復肉眼血尿曾在當地醫院就診,被確診為膀胱癌,期間鄭先生接受了多次腫瘤電切手術治療,由于效果不佳腫瘤反復復發,當地醫生推薦他做全膀胱切除手術,不堪病痛纏身的鄭先生對術后長期體外佩戴的集尿袋感到非常苦惱。
為尋求更好的治療解決方案,提高生活質量,在朋友和家人的推薦下鄭先生決心來到合肥尋求幫助。在我院泌尿外科,鄭先生接觸并了解到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這項高精尖的手術操作平臺可以幫助實現自己的治療訴求。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張濤表示,相比于傳統腹腔鏡根治性膀胱切除手術,機器人輔助完全腹腔鏡手術可以在體內進行輸尿管和膀胱重建,更好保留輸尿管的血供,術后因輸尿管缺血導致輸尿管新膀胱吻合口狹窄或吻合口瘺的發生率將顯著下降。且完全腔鏡下手術吻合尿道和新膀胱時,吻合口張力較小,更有利于新膀胱及尿道的重建,減少術后吻合口漏尿的發生。
據張濤介紹,全腔鏡下手術整個過程中無腹腔臟器暴露體外,體液散失少,患者腸道功能恢復快,減少術后腸梗阻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這也是機器人手術的一項重要優勢,并且由手術平臺視野更清晰,縫合更精細、穩定,利于醫生在盆腔狹小空間內進行縫合操作,機器人使得手術時間大為縮短,也提高了患者術后恢復的效果和速度。?
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深入溝通并征得其同意后,在江淮名醫于德新教授指導下,張濤帶領手術治療團隊為鄭先生實施了機器人輔助完全腹腔鏡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原位新膀胱術,手術取得良好效果,術后10天便順利康復出院,經復查恢復良好。?
張濤告訴記者,膀胱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我國膀胱癌發病率逐漸升高,發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已成為影響國民健康的重要威脅。膀胱根治性切除加尿流改道術可減少浸潤性腫瘤的復發轉移,顯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其中,尿流改道術是膀胱切除后重要的重建手術環節。原位新膀胱術由于其腔內壓和容量接近正常膀胱,保留生理的排尿習慣,以及避免“掛尿袋”等優點,已逐步在國內廣泛開展。隨著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的日益普及,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原位新膀胱術在國內正逐漸推廣造福更多膀胱癌患者。
據悉,此次我省首例機器人輔助完全腹腔鏡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原位新膀胱術在省內的成功開展,標志著該領域新技術診療水平取得新進展,將造福更加廣大的患者群體。